金侬电影随笔(字上观影):一步之遥

一步之遥
《美丽心灵》(《ABEAUTIFUL MIND》)
文/金侬
  导演:罗恩·霍华德
  主演:拉塞尔·克罗威、埃德·哈里斯、Russell·Crowc、Ed·Harris
  荣获2002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
  这是一部传记片,是根据著名数学家约翰·纳什的生平事迹改编而成。纳什在五十年代研究出经济学的“博奕理论”,四十年后才获得诺贝尔数学奖。
  就像传记文学一样,传记片最见作者功力之处,是对人物生平材料的剪裁、取舍。经典传记片《巴顿将军》,虽然冠名“巴顿”,却没有像编年史一样横跨几十年地展现这个人物,而仅仅只是截取了“二战”期间巴顿的天才与自傲,一位美国“二战”英雄的风采便跃然于银幕之上。《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的剪裁更集中,无非通过一次战役,年轻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非比常人的个性便栩栩如生。
  比起上述两部影片来,《美丽心灵》在时间上跨越了整整五十年,仿佛已经是一部人物的编年史,那么,这部影片看起来会不会觉得像一本流水帐?
  不然。影片编导紧紧抓住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差,把一个人物从天才到疯子,再从疯子到天才的转变、抗争、奋斗,串结成一条清晰的主线,并使之跌宕起伏、曲折离奇,一扫传记片,尤其是表现一位数学家的传记片可能出现的叙事冗长枯燥、平淡无奇,在人物素材的剪裁上,颇可圈点,很值得中国同行借鉴学习。
  天才是什么?是杰出者,是超常者,是非同一般者,总之,他们是常人难以比肩的特殊人。他们在某些方面拥有超常的智力,而在某些方面又极其低能。所以,天才,只要是真正的天才,他们的另一个称谓,或许就是疯子。
  这在心理学上是有一定根据的,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心理学上的那些根据,单看一部《美丽心灵》,就可获得大量的佐证。
  纳什是一位天才,他的天才表现在许多与众不同之处,由于行为令人费解,被人看做神经不正常的疯子,便情有可原。影片开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正在举行招待会,纳什借助一只杯子,把阳光反射到一位嘉宾的领带上,然后很唐突地对那个人说:“看你的领带,就知道你一定是一位数学家。”果然,那是一位同行。纳什类似于谵语的论断居然得到了实证。天才吧?但也有点疯气。
  普林斯顿大学,纳什的同学在草坪上下棋,纳什则猫着腰,一边倒着走,一边观察着面前的鸽群,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同学们笑话他,他只当没有听见。从鸽子的行动中,他获得了“博奕”论的重要灵感,而他这种对着鸽子做笔记的行为,自然被同学取笑,视同疯子的行径。
  就像许多科学家在生活上都比较怪异一样,纳什的感情生活曾经也是一片空白。影片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学习空隙,同学们在酒吧闲聊。一个漂亮的女人把目光投向纳什,同学们起哄,要纳什去与那位女人搭讪。纳什走到那女人跟前,不知说什么好。女人说:“也许,你可以请我喝一杯。”接下去的事应该是任何一个成年男子都会做的,而我们的纳什却又一次表现了他的“天才”。他说,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就是交换体液,我们是否可以交换体液?这话出自科学家之口,其实很符合科学,然而,它却有悖常理。于是,纳什被那女人看成流氓,挨了一嘴巴。
  如果说上述有关天才和疯子的描写还比较琐碎,不能构成情节的起伏和波澜的话,那么,影片中场开始的对纳什精神分裂导致幻觉的刻画,则使故事顿时风生水起,别开生面。
  自五十年代起到苏联解体,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了控制世界,暗中争锋相对,尔虞我诈,这段时期被国际政治学家称为“冷战”时期。“冷战”伊始,美国五角大楼就曾邀请纳什参与破译苏联军事密码。由于纳什对数字有独特的敏感,他为破译工作做出了贡献。从此,一个叫威廉·帕契的自称美国国安局的特工便盯上了他。在威廉一通报效国家的说辞劝说下,纳什开始参加了谍报工作。同时,一直单身的纳什也结婚成了家,妻子很快怀孕了。
  这个时候的《美丽心灵》已经从传记片一点一点转向了侦破片和悬念片。与真正的侦破片和悬念片所不同的是,威廉逼迫纳什从事特工,这事到底是纳什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还是他的主观臆想?影片似乎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以为,这也许是编导有意所为。这种真假莫辩的叙事手法,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纳什天才与疯子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找到了从“心灵”切入人物的出发点,在我看来,这应该是这部影片中最华美的乐章!
  假如这是真实的事件,那么纳什被抓进精神病院,被绑被囚禁被电击,受尽了非人的折磨,那是表现一个天才正在被社会所毁灭和摧残。假如这一切又是纳什真实的幻觉呢?则他正在完成从天才到疯子这个角色的转化。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理解,纳什都介乎天才与疯狂之间。
  不得不要提到那位时不时突然出现在纳什幻觉中的美国特工威廉·帕契。他永远头戴一顶礼帽,西服笔挺,目光冷峻,在他的眼里,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而个人如同草芥,其幸福和快乐,可以完全忽略。为了国家的利益,威廉有权利夺走纳什个人的幸福。这便是威廉的逻辑。所以,每当威廉一出现,纳什就感到末日来临。威廉就像魔鬼一样,逼得纳什成了疯子。
  威廉应该是真实的存在,但他肯定也是纳什的幻觉。即使是幻觉,它也是真实存在的影子。没有真实的美国高层持续多年的“冷战思维”,没有美苏两霸“看不见的战线”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争斗,纳什又何以产生这个幻觉?
天才是敏感的,敏感的天才能觉察出世人感觉不到的事物。当这个事物还没有降临的时候,天才的论断在世人眼里只会被视为疯话胡话,他被视作疯子,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天才与疯子,都只有一步之遥。
——原载《大众电影》杂志,后收入金侬(张扬)电影随笔集《左面看右边读》。
敬请关注:金侬书苑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