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秋专栏】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资料(一)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资料(一)
(一)观沧海【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诗中“澹澹”的意思是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的意思是耸立;“星汉”指的是银河 ; “萧瑟”的意思是 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3.《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4.“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观”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线索,全诗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深切同情、关切和担忧之情。
2.本诗第一句选用了哪两个意象?有何作用
杨花、子规。渲染悲凉、哀伤的气氛,烘托诗人内心的忧伤,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3.本诗以“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闻讯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 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远走他乡的友人,希望他早日归来。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它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和同情之情。想象丰富,意境新颖。
(三)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描写冬末春初时节停宿北固山下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之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简要分析题目中“次”的含义及作用。
次,停宿。暗示了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诗人羁旅途中的情况。
3.请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乘船顺风疾行,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5.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
“阔”字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境界。“悬”竖立高挂的样子,写出了海上孤帆行船的景象,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6.请描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展现的画面。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7.请任选角度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生”和“入”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四)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曲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凄冷苍凉的深秋晚景图(秋郊夕照图),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和思乡之情。
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它被称为 “秋思之祖”。
3.这首小令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曲,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枯藤老树昏鸦”所展现的画面。
深秋的黄昏,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
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7.简要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结尾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作者简介】
宋海秋,丽江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热爱生活,热爱语文,愿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成长。
如果你热爱语文,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生活,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如果你有优秀的文章或论文,
可以优先发表在《丽江教育》。
投稿:1035406839@qq.com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