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和后汉书区别(汉书和后汉书区别在哪)

汉书和后汉书区别?

1、记载历史时期不同。

《汉书》是记载西汉历史。《后汉书》是记载东汉历史。

2、作者不同。

《汉书》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后汉书作者: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

3、风格不同。

《汉书》作者班固是儒者,文风较敦厚纯粹,温文尔雅。

《后汉书》作者范晔是士人,生活于南朝的他既有魏晋名士的风度又秉持儒家思想。

后汉书和史记哪个更早?

后汉书和史记,史记更早。

《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主要记述了东汉195年的史事。该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

《史记》是由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历时14年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后汉书为啥是纪传体断代史?

所谓断代史,指的是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即记述一个朝代历史的史书。

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

《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扩展

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编著的《 汉书》(又称《 前书》),仿照《 史记》的体例记事,开创了中国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在它之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这种体裁,可见它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之大。 后人常将《 汉书》与《 史记》并提,称为“史汉”。

西汉司马迁编纂的《 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班固之父班彪,为续补《 史记》,曾作《 史记后传》六十五篇。 班彪死后,班固决心继承父业,在《 史记后传》基础上编撰《 汉书》。 后得到明帝的准许与支持。 班固前后经过二十余年勤奋不懈地努力,到章帝建初年间,大体完稿。 班固死后,未完成的八表和《 天文志》,由其妹班昭续成。 该书上起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下至公元23年(王莽地皇四年),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各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汉王朝二百三十年的社会面貌。

后汉书光武本纪原文及译文?

后汉书光武本纪原文: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

译文: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光武九岁丧父,被叔父刘良抚养。

汉书和后汉书孰优孰劣?

时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二十卷,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三十卷为晋司马彪所写。

汉书一百二十卷,虽说由东汉班固所撰,实则非班固一人所成,先是由其父班彪撰后传六十五卷,后来在由班固续上,耗时20余年,班固晚年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北匈奴后,卷入窦宪谋刺皇帝的政治阴谋中,入狱而死,并没将,八表,和,天文志,完成。

其后固妹班昭奉皇帝之命续写,结果班氏一家共历三、四十年的岁月,才将汉书完成,汉书与史记皆为纪传体,不同处在史记所载为上古至汉初之通史,汉书因限西汉一代,所以为断代史。汉书以后之正史,以断代史为多,汉书可谓是断代史之先驱。

后汉书比三国志稍晚,是在南朝宋年间才开始写的,以后汉时代为记述对象的历史书籍,其实在此之前就有很多了,象,光武帝纪,据说是由汉书的作者班固等人所写的。但是这些史书,在后汉末期到南北朝中期的战乱期间,辗转多次,大多己失传。

而范晔所著的,后汉书,是参照东观汉记等七、八种后汉书编篡而成的,据说在编篡时,范晔引用原始资料删改史书,从此开了删改史书的风气,起初的计划要完成十记、十志、八十列传,但是,由于范晔涉及了宫廷里的叛乱事件,以主谋罪名被处刑,所以,十志,也没能完成,传说后人是引用晋司马彪撰续汉书的,志,来补上的。

多数人认为,汉书,更胜一筹,但我却更喜欢,后汉书,觉的它更生动

后汉书范氏列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后汉书诸葛亮传?

原文: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建光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俊大举。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相持百余日。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无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乃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箫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汉书和后汉书哪个水平高?

1 汉书和后汉书,我觉得都有它们各自精彩的风格。个人感觉汉书更棒一点。

2 汉书记载的是汉高祖建国,汉武帝征伐匈奴等西汉时代的历史。汉书,就是记录汉朝史事的典藉,为东汉班固编篡,前后共一百卷。计有纪十二卷,表八卷,志十卷,传七十卷,汉书在学术界的地位仅次于史书。

3 而后汉书讲述的是赤眉之乱后建立汉朝,到黄巾之乱,汉室灭亡这段时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二十卷,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三十卷为晋司马彪所写。

后汉书是谁写的?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不是编年体史书。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刘昭注,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后汉书》自有其特点。从体例上看,与《史记》和《汉书》相比,有一些改进。在本纪方面,它不同于《汉书》的一帝一纪,而是援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婴的先例,在《和帝纪》(和帝刘肇)后附殇帝(殇帝刘隆),《顺帝纪》(顺帝刘保)后附冲、质二帝。这既节省了篇幅,又不遗漏史实,一举而两得。在皇后方面,改变了《史记》与《汉书》将皇后列入《外戚传》(吕后除外)的写法,为皇后写了本纪。这样改动,符合东汉六个皇后临朝称制的史实。  在列传方面,《后汉书》除了因袭《史记》、《汉书》的列传外,还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七种列传。这些列传既是新创,又反映了东汉的实际情况。如东汉一代党锢大兴,许多比较正直的大臣都以结党的罪名被杀;另外,东汉的宦官多参与朝政,杀戮大臣,是党锢之狱的主要制造者。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东汉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范晔根据这些史实,创立了党锢和宦者两个列传。为列女立传,最早始于西汉的刘向,范晔在刘向的启发下增写了《列女传》,这在正史中是第一次出现。他写《列女传》的宗旨是:“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他的《列女传》中,有择夫重品行而轻富贵的桓少君、博学的班昭、断机劝夫求学的乐羊子妻、著名才女蔡琰等,不拘于三纲五常的界域。《后汉书》的列传,还往往打破时间的顺序,将行事近似的人写成合传。

后汉书原文全文?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本纪

光武帝纪上

光武帝纪下

显宗孝明帝纪

肃宗孝章帝纪

孝和孝殇帝纪

孝安帝纪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

孝桓帝纪

孝灵帝纪

孝献帝纪

皇后纪上

皇后纪下

列传

刘玄刘盆子列传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隗嚣公孙述列传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李王邓来列传

邓寇列传

冯岑贾列传

吴盖陈臧列传

耿弇列传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

窦融列传

马援列传

卓鲁魏刘列传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

桓谭冯衍列传上

桓谭冯衍列传下

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

苏竟杨厚列传上

郎顗襄楷列传下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

樊宏阴识列传

朱冯虞郑周列传

梁统列传

张曹郑列传

郑范陈贾张列传

桓荣丁鸿列传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班彪列传上

班彪列传下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光武十王列传

朱乐何列传

邓张徐张胡列传

袁张韩周列传

郭陈列传

班梁列传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孝明八王列传

李陈庞陈桥列传

崔骃列传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杨震列传

章帝八王列传

张王种陈列传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虞傅盖臧列传

张衡列传

马融列传上

蔡邕列传下

左周黄列传

荀韩钟陈列传

李杜列传

吴延史卢赵列传

皇甫张段列传

陈王列传

党锢列传

郭符许列传

窦何列传

郑孔荀列传

皇甫嵩朱俊列传

董卓列传

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

袁绍刘表列传上

袁绍刘表列传下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循吏列传

酷吏列传

宦者列传

儒林列传上

儒林列传下

文苑列传上

文苑列传下

独行列传

方术列传上

方术列传下

逸民列传

列女传

东夷列传

南蛮西南夷列传

西羌传

西域传

南匈奴列传

乌桓鲜卑列传

律历上

律历中

律历下

礼仪上

礼仪中

礼仪下

祭祀上

祭祀中

祭祀下

天文上

天文中

天文下

五行一

五行二

五行三

五行四

五行五

五行六

郡国一

郡国二

郡国三

郡国四

郡国五

百官一

百官二

百官三

百官四

百官五

舆服上

舆服下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