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可打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是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是史书,即正史。
2、“廷试”是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殿试第二名被称为“榜眼”。
3、“御史”是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4、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称为“谥号”或“谥号。
5、“乡试”,明、清的“乡试”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主考官均由皇帝亲派。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6、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場下来比喻,所以“崩”是天子死亡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7、“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穆宗等。
8、“太子太保”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有时皇帝暂无太子,也封臣下做太子太保。
9、“中嘉佑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10、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如“拜中二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11、“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己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12、“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
13、“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入”相对。
14、”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15、《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易》合称“五经”。
16、“再拜”是指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17、”褐”即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是指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任为官。
18、“久视元年”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此外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
19、“累迁”也可说是“迁累”,都指多次升迁。在占代多指变动官职、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的变化情况。
20、“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大臣的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21、《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2、“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23、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土或王后的死。
24、“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天卜文管的任免、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25、奏疏,封建时代大臣给皇帝上书陈述意见叫奏,所用的文书有好多种,例如:疏、表、策等。
26、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就是此意。
27、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中有“南取百越之地”。
28、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官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29、车座尊卑。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0、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31、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32、古代,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是坐东而西。
33、冠,古代贵族男子所戴的一种帽子,后泛指帽子。其实古代的冠,只是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很小,不覆盖整个头顶。古代冠礼,是在男子成年束发后加上冠盖。
34、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皇冠。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宋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常用“冕族”作为帝王的代称。
35、缨,本为一种丝织的彩色的带子。古人常作为系冠冕的带子。缨又引申为绳子。
36、纨绔,本指古代富家子弟所穿的一种细绢裤子。后多以此借代富家子弟。
37、古人的鞋,又称屦、履,分革、丝、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或光脚。足衣,就是鞋,先秦称展,汉以后叫履。上古时,百姓的鞋分革、丝、麻、草四种。如《孔雀东南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青池。”
38、朝贺,古代嘉礼的一种。指岁首、新正、冬至等重要节日,君臣拜贺皇帝,或宫内太子、妃嫔、命妇等拜贺皇帝皇后的礼仪。
39、册封,也称“册立”“册命”等。古代嘉礼的一种。为天子封立太子、皇后、妃娱夫人、王侯、公主等,正式授予名号的礼仪。
40、请安,旧时的一种问候礼节。即问好,用于卑幼对尊长的问候。有早、晚请安,以及远别和回归时的请安。
41、誓,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绝不违背信约叫“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要杀牲、歃血。
42、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做“盟礼”。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
43、歃血,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用嘴吸一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的仪式。结盟之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
44、遇,诸侯之间在没有约定的地点或时间忽然相见,就叫“遇”。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诸侯双方依据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由主宾之礼接待。
45、祖,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为别人设宴送别。
46、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亡。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亮”;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莞”。
47、殇,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国殇,为国战死的人。
48、殓,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殡,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枢到埋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49、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谓之“坐”。坐席讲究“食坐尽前,虚坐尽后”。意思是宴饮时身体尽量往前坐一点,以表示谦虚恭敬。
50、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即行礼叩头。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礼。这三拜是正拜。此外还有顿首、空首等。
51、揖礼,拱手礼。正确手势,左手成掌,右手握拳,左手掌对右拳包或盖,称为“吉拜”,反之则为“凶拜”。
52、执手是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如《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3、士,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54、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55、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为“闾左”,贬官称“左迁”。
56、庐冢,也作“庐墓”。是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
57、考妣,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称为考妣,生前不再称考妣。
58、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丧服分为五等,称作“五服”。习惯上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59、兄弟姊妹中年龄最大的称为“伯”,有时也称为“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为“伯”,庶出长子称为“孟”。
60、古代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祭祀用的牲畜体全叫“牲”,色纯叫“牲”。
61、古人穿衣称“上衣下裳”,“襦”属于上衣,“裤”属于下裳。“袍”“裙”不分上衣、下裳。
62、跪,古人坐于席上,当表示对长者的尊敬、有急要之事或谢罪之时,则跪。其姿势为两膝着地,直身,臀部不着脚跟。
63、田猎,古代军礼的一种。天子、诸侯遇国家无事,行围射猎,既是娱乐体育活动,也借此演习军事,因而受到历代重视。
64、校阅,也称“大阅”,古代军礼的一种。指君王亲自检阅军队,习武操练。
65、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依宗法,继承大宗的是嫡长子,嫡长子也称为宗子。宗子也是一宗之祖,故又叫“宗主”。
66、汉代以后,“亲”表内亲,“戚”表外亲。“亲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
67、历代帝工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68、六亲,泛指亲属。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
69、坟墓,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
70、旧时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71、椁,指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棺,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72、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庐墓”是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
73、朝,古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拜见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会被视为不尊敬天子,天子就会出兵征伐。
74、期,朝拜皇帝。古代诸侯见天子称觑。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觑礼。数礼规定,天子要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表明天子有礼。
75、聘,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
76、国家之间相互来往朝聘,此国往彼国的聘叫“如”,彼国往此国叫“聘”。
77、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78、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79、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官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土的老师,故被封为“太傅”。
80、清代,文官、武官各分九品,并分别以服饰上的九种动物图像表明官职的品级,文官服饰绣飞禽,武官服饰绣走兽。
81、帻,古人用以裹头的布。庶人的是黑色或青色的,所以秦称百姓为“黔首”,汉称仆隶为“苍头”,由于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后来贵族也戴帻,帻上再加冠。
82、褐,古代一种用兽毛或粗麻编织而成的粗劣的短衣,为贫苦人所穿用。“褐”或“褐夫”代称贫苦之人。
83、布衣,本为古时平民所着之服,后借指平民。上古时的布不是棉布,而是麻或葛织品。平民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着此,故称。
84、胡服,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当时通称北方的游牧民族为胡人,故名。短衣、长裤、足靴轻便,适于骑射。
85、甲申,甲申为干支之一。按顺序,前一位是癸未,后一位是乙酉。
86、下车,“车”是指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后称官员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
87、总督,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
88、既望,“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王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望日的后一日,即农历十六日。
89、别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简称号。多是自己所起,也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没有联系。
90、世族,原称先世有功之官族,世代显贵的家族,后泛称世家大族为世族。东汉时期,“世族”也可称“士族”。
91、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92、甲乙丙丁戊已庚辛王谓之天干,或谓十天干。其有阴阳之分,以甲丙戊庚王为阳干;乙丁己辛类为阴干。
93、《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为东汉王充所作。王充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94、浮屠又作浮图,最初是为了埋藏佛之舍利,后来演变为佛教的象征。因为佛教为佛所创,所以占人又称佛教徒为浮屠。
95、户部尚书上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全国土地、赋税、户籍等。
96、《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汉族哲学著作,属于道家作品。
97、沅湘,沅即沅水,又叫沅江,属于洞庭湖水系。湘即湘江,是长江支流,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98、太极最早出自《庄子》。太极在道家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
99、八卦是汉民族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八个字,是古代的阴阳学说。
100、处士,善于自处,不求闻达于当时的清高代号。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101、公车,是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官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后亦指此类官署。
102、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103、太守,中国战国至秦朝时期郡守的尊称。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
104、经传,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
105、崇祯是明代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自汉武帝。一个皇帝至少有一个年号,新君即位或者有祥瑞及重大事故时都会改变年号。
106、尚方宝剑指皇帝赏赐的宝剑,有“如朕亲临”之意,大臣持之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尚方,是主制皇家所用的刀剑兵器及玩好之物的工厂及其管理部门。
107、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而一般臣民向皇帝上奏则称之为“上书”。
108、传置,是古代蜂站。传,传舍;置,古代传递文书的骚站。传置有时也指驿站转运。
109、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110、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最后一天。
111、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内”指中国。
112、在古代,“仆”可作为成年男子的谦称,“妾”可作为成年女子的谦称。
113、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西席”“师”“大夫”“先生”。古代“大夫”多指官名或爵位名。
114、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救”“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115、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16、六艺在古代指代不同。《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117、古人以“稷”为五谷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118、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
119、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120、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亦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121、月亮在古代被称为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钩、玉弓、弓月、嫦娥、婵娟、望舒、广寒、清虚、桂月、桂轮、桂魄、银兔、玉兔、金蟾、银蟾、等。
砚台在古代被称为:石君、石友、墨君、墨侯、墨海、墨池、墨盘、墨田、砚山、砚池、陶泓、黑白月。
122、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起源南北朝时期。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123、信在古代被称为鸿、尺犊、尺素、函、札等。
124、酒在古代被称为琼浆、玉液、玉醴、杜康等。
125、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126、臣旱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127、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128、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129、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130、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131、三省六部制,是兴起于隋唐时代的一种朝政官吏结构制度。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大一统后实行的中央集权的决策体制。
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掌管国家政治事务的官职。
太尉,掌管国家军事要务的官职。
御史大夫,掌管官吏监察、弹劾等事务的官职。
九卿: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赋税征收等事务
廷尉,掌管刑狱案件、司法诉讼等事务;典客,掌管国家民族事务。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祭祀宗祠等事务;郎中令,皇帝侍从,负责皇帝出行安全;
少府,掌管皇家财政、日常生活财务支出;卫尉,负责皇宫安全,即宫庭警卫;
大仆,负责皇帝出行的车马和行李准备;宗正,负责皇家宗族事务。
132、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月、纪日。
133、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134、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如“晋侯、秦伯,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均有封地,封地均称国,可世袭?君一般没有独立的国家,就如同国内的卿大夫一样。
135、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即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
136、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充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137、《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138、《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西汉刘向编写的一部国别史史书,又称《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是《国语》。
139、《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腮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体大思精”“深得文理”,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
140、《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儒家十三经
141、《尔雅》,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一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话的开山之作。《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
142、《永乐大典》是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143、《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文字学影响深远。
144、《方言》是汉代训话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方言》被誉为?
145、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冠盖”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146、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
147、古人在室内很讲究坐次。在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为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坐东向西的位置最卑。
148、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渐渐兴盛起来的。
149、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150、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
151、衮,这是天子和最高级的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龙袍”就是衮的遗制。
152、在古代衣裳并举时,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但是裳并不是裤而是裙(注:古代男女都著裙)。衣當连在一起的叫做深衣。
153、嫡庶之分,在中国宗法社会里也是非常严格的。正妻称为嫡妻,嫡妻之子为嫡子。妾之子称为庶子。
154、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有不同。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习惯上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155、商代王位的继承是兄终弟及,无弟然后传子。周代王位由嫡长子世袭,余子分封为诸侯(也有异姓功臣封为诸侯的)。
156、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补之中 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
157、清代的“一帝一年号”现象,本身就说明了此时国家权力高度地集中到了皇帝手中,改元越频繁的时期,就是政治斗争越激烈的时期。
158、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汉族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169、唐代诗文还常常见到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例如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李绅被称为李二十侍郎。这种排行是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算的。
160、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161、荫补,也称为奏荫、补、恩荫等,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补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
162、在我国古代,表示升官进爵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拔”“陟”“晋”“进”“拜”“等。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163、蛮,《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164、列传,我国纪传体史书中列叙历史人物事务的传纪,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曾经说:“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165、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所生的儿子。
166、滕,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它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滕”。
167、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名和字一般意思相近或相反,如屈原,名平,字原;韩愈,字退之。
168、荒礼,指自然灾害引起歉收、损失和饥谨后,国家为救荒而采取的政治礼仪措施。
169、斋戒,在古代,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等。
170、免,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171、考妣,旧时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
172、青庐,旧时指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73、朝勤,诸侯见天子的礼制。朝,古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见天子,叫“朝”。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见天了称觐。
174、歃血,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用嘴吸一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的仪式。结盟之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
175、微服,改变常服以避人耳目。通常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的平民便服,如“微服私访”。
176、襁褓,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带子。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177、拱,两手在胸前相合,右手在内,左手在外,表示恭敬。
178、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179、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
180、衅钟,古代的一种礼制。在古代,钟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一般杀牲以血涂钟行祭。
181、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
182、士,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183、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
184、秩,从禾,从失:“禾”指五谷、俸禄,“失”意为“动态排序”。”禾”与“失”联合起来表示“官员俸禄的动态排序”。贬秩,指贬职或削减俸禄。
185、庐家,庐,屋舍;冢,坟墓。为尽孝道,古人在服丧期间,于父母或师长坟墓旁搭建的守护的屋舍,叫做庐冢。亦作庐墓。
186、文庙,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
187、锱铢,旧制一锱等于六铢,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188、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189、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猪,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190、乞巧,汉族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191、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庶人死了多用稿葬。
192、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193、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194、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195、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196、“漏”是我国最早的计时器之一,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辫方位;后者称日晷,用来测量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
197、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198、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199、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检》。
200、耕礼,亦作耕籍礼、耕藉礼,中国古代帝王亲耕田地的礼仪制度。古代帝王重视农作,以此礼仪劝农勤耕,耕礼为历代帝王所遵循。
201、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圆明园、颐和园等是离宫,避署山庄是行宫。
202、短褐,原意指古时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是汉服的一种,亦引申为地位卑下的人。
203、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
204、讼师,指帮人办理诉讼事务的人,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壮纸为职业的人。
205、花翎,清官员、贵族冠饰。其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
206、方士,方术之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周朝官名,掌王城四方采地的狱讼;泛指从事医、卜、星、相类职业的人。
207、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周代设置,为辅强天子之任。秦朝废止,汉代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208、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209、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210、曹官,属官。在古代指的是各部门的下级官吏,般负责一些具体的事宜。
211、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个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12、迢,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213、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214、措绅,即插劳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215、振恤,即贩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216、保,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家编作一甲、甲设甲长、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这样方便统治者对人民实行层层管理。
217、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218、表,我国封建时代一种公文文体。为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奏章,主要用于表达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
219、车裂,古代一种酷刑。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五块,所以名为车裂。
220、伯乐,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善相马,所以被后人称为伯乐。
221、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其建设和营运费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由国家财政支出。
222、痒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称学校为痒序从周代就开始了,一直沿用到明清。
223、囹圄亦为监狱。“监狱”这一名词在中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秦朝的监狱称之为“囹圄”。后又引申出陷入困境或束缚中。
224、服除,指守丧期满。古代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是兄弟姐妹去世,均要守丧,视为丁忧。
225、“谥号”、“庙号”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隋炀帝、汉武帝等。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为庙号,如宋太宗、宋太祖等。
226、嗣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还有登基、践阼等。
227、竖子,是古代骂人的话,相关于现在的“小子”。
228、秦晋之好,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
229、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相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黔首、黎庶、黎元、氓等。
230、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中的“士大夫之族”。
23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232、庠序,指学校。周代学校称庠,殷代学校称序。
233、察举,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考核。
234、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形式,皇帝下命令征集人才,称征。官僚推荐人才,称辟。
235、孝廉,汉代察举制科目之一。孝廉,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236、襁褓之年,不满周岁。          
黄口,婴儿。 
周,一岁。                    
孩提时期(2-3岁),幼儿时期。
垂髫、总角,童年时期 (7岁左右)、齿龀之年 (7-8岁)
幼学之年,十岁。               
金钗之年(女) ,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十三岁。        
及笄之年(女)、束发之年(男)、志学之年(男),十五岁。
二八年华、破瓜之年、碧玉年华(女),十六岁。
弱冠之年(男),双十年华,桃李年华(女),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二十四岁。
而立之年、壮室之年,三十岁。
春秋鼎盛、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之年、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还历之年、平头甲子,六十岁。
耆艾之年,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
古瓜之年,六十四岁。           
致仕之年、从心之年、古稀之年,七十岁。
喜寿之年,七十七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米寿之年,八十八岁。           鲐背之年,九十岁。
白寿之年,九十九岁。           
天年、百寿之年、期颐之年,一百岁。
237、院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238、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生员(秀才)参加乡试,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239、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240、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也称鼎元,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参与考试的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24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242、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常与宰相通称,有时称相国,简称“相”。
243、太师,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东宫三师”,是太子的老师,后成为虚衔。另外也可以表示皇帝恩宠而无实职。
244、少保,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成虚衔;也称“东宫三少”是太子的少师,后成虚衔。
245、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自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起,尚书成了各部门的正长官。
246、学士,魏晋时掌握典礼、编纂诸事的官职。唐代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247、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为上等。
248、大将军,先秦、西汉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卫青、韩信等。)魏晋以后逐渐成为虚衔,明清两代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进行相关奖罚等。
249、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为“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250、军机大臣,清代辅助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位者无定员,由皇帝信任的亲属、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
251、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设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诸事。韩愈曾担任此职。
252、枢密使,枢密院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为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务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权利和宰相相当,军机大臣常被称为枢密。
253、左徒,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254、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为大司马,宋代定为一级武官。如:高太尉。
255、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256、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情。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掌管范围逐渐缩小,地位渐低。如: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257、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258、都尉,职位仅此于将军的武官。
259、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要务的总管,原指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遍设,造成割据的混乱局面,称“藩镇”。
260、经略使,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的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职位高于总督。
261、刺史,原为巡察官员,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的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知府、知州。
262、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最高长官,地位仅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台。
263、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负责军事务。
264、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也称知县。
265、官职的任免升降: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授,授予官职。(3)擢、拔,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和平调三种情况。升级称迁升、迁授、迁叙、右迁;降级称迁削、迁谪、左迁、贬谪、放。平级转调称转迁、迁官、迁调、转、徙、调,离职后调复原职称迁复。
(5)谪,降职远调或调往偏远地区。(6)罢、黜、免、夺、窜、免都是免去官职。(7)夺、去,解除职务;(8)乞骸骨、告老、请老、乞身,年老请求辞官回乡。(9)致仕,辞官或者退休。(10)下车,官吏初到任。(11)移病,上书称病,委婉请求辞官退职。(12)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13)补,补任空缺官职。(14)表示官职兼任:领(所兼职位比本职低)、假(暂时代理)、行(代理官职)、署(代理无本官的职务)、兼(同时掌管、兼任)、权(暂代职位)、判(高位兼低职)、摄(暂时代理)。
(15)出,京城任职的官员到地方就任。
266、皇帝的命令,旨、诏、制、敕、谕、诰。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帝:尧、舜、喾、颛顼、黄帝        
 五常:仁、义、礼、智、信
六亲:天、地、君、亲、师、友         
五谷:稻、黍、稷、麦、菽
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三急:内急、性急、心急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五大:脚大、手大、头大、肩膀宽、臀大
三粗:颈粗、腰粗、腿粗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楼: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山西鹳雀楼、湖南岳阳楼

九州:冀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兖 (yan)州
三教:儒、佛、道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农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第一: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胃、胆、大肠、膀胱、三焦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人间七苦:生、老、病、死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
(注:佛家对人生组成的七种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