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静读一本书:《这么慢,那么美》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这么慢,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
作者:罗敷
说起北欧的生活,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在网上随便一搜,就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字眼:自然风光无限好、人间的天堂、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优越的生活品质、完美的社会福利制度等等。
很多人把北欧人的幸福感,归因于完善而优越的社会福利体系,那么北欧人的社会福利究竟有多好呢?
以瑞典为例:医疗和教育几乎全民免费;孩子出生以后,新爸爸就自动获得10天假期,同时还和妻子共同享有480天的带薪育儿假,育儿假的薪水是全职的80%;
另外,刚生下来的婴儿每个月都有1000克朗左右的“牛奶金”,一直到孩子16岁成年为止,期间无间断发放;
失业了,国家给发放2年的失业金,并给予免费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在职场上,倘若你想辞职换就业方向,准备再学习一门专业课程,大学的校门随时为你敞开,还不花钱。
怎么样?这样的福利,是不是叫人艳羡不已,垂涎欲滴。内心瞬间升腾起一股,我妈为什么没把我生在北欧的怨愤感。同时也觉得,如果我生活在北欧,享受这样完美的社会福利,一定能欣欣然、不费吹灰之力地拥有美好的生活。
我想说,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罗敷,一个生在中国,嫁到北欧,且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年轻妈妈,会告诉你,事情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她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在《这么慢,那么美》这本书中,为我们倾情讲述了北欧的福利制度、社会文化和北欧风情,更详细的为我们解读了北欧人的事业观、家庭观、生活观、和爱情观。他们自律、努力、从容、简约、自然宁和的素养和品质,才是北欧人幸福的根源所在。
因为,幸福的根本在于人,活出生命的价值,真正地由自己来主导、选择和为自己的生活负责的人,即使离开强大的福利保障体系,也依然会活得很幸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北欧人是如何在学习、工作、家庭和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的!
1.
学习工作——以自律为前提的自由
说起学习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讲,似乎和职场是割裂的。
我们正儿八经为一个学位和专业技能来全职的学习,是在学生时代。工作之后,即便再次踏入校园选择继续教育,也是蜻蜓点水、锦上添花式的在职学习。
大家很少有推倒重来的决心和勇气,为了自己喜欢的就职方向,放弃工作、踏入校园回炉重造。
一是,教育体系没有这么灵动开放,供你随进随出;二呢,生活的压力不允许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去赚钱养家,还要花钱供自己上学。
更何况上完学之后,就业也不见得明朗。所以,回望我们的职业生涯,很多人一辈子只在一个领域待着,即便不爱,似乎也只能无奈地凑合着干。
不过,这样的事放在北欧人身上,情形就绝然不同了。在北欧,学习是贯穿一生的事。
不论进入职场与否,随时都可以进校园选择自己爱的领域学习深造,且几乎不花钱。北欧的大学很像一辆可随时上下的公交车,20岁能申请,退休之后大门依然向你敞开。
工作呢,如果不感兴趣,可以辞职去学习新的方向。毕竟失业了,国家给发放2年的失业金,还给予免费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失业在北欧人看来,不是生活的重负和变故,恰恰代表职场新选择的开始。
另外,关于职业选择,北欧各国给予宽泛的政策支持。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有偿实习机会和学习机会,鼓励大家去尝试不同的工作,在试错中去寻找自己的职业定位。
毕竟,没有谁天生就知道自己喜欢哪一行,适合干什么。通过多学习、多实习、多选择和多体验,最终才能找到狂爱一生的职业。
所以,北欧人的职业生涯,即便不能用遍地开花来形容,也是多姿多彩的。
那这样的好福利是否意味着,北欧人坐享其成,视工作为儿戏,没有专业的态度和责任心呢?如果你这样想,就又错了。
绝好的福利保障体系,给予了北欧人在职场上勇于试错,敢于追寻真爱的劲头。绝佳的职业素养,也让北欧人在慢条斯理、游刃有余和自律的状态中,去享受人生的自由。
他们会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区分开来,下班和周末的时光就完全属于自己,会好好安排。如果没有预约,千万不要前去打扰他们,哪怕是一个人呆着,他们也很享受自己一个人的独趣。
天气不好的时候就窝在家里,陪着家人听听音乐、看看书、喝喝咖啡。这样的时刻,千万不要拿工作去侵扰他们,天塌下来,也会拖到周一公事公办。
在工作上呢,北欧人强调计划性和纪律性。工作有条不紊,按照目标、内容和计划一项项认真推进。他们做事稳而有序且全情投入,效率很高,也极富创造性。
北欧是诸多知名创意企业的诞生地,比如,一直以简约、环保、时尚和创意为核心理念的宜家家居,安全的代名词沃尔沃汽车,以及闻名全球的“快时尚”品牌H&M等均出自瑞典……他们打造了很多“新概念”,生产了一堆新奇好玩畅销全球的产品,从这里大概就能窥探一二北欧人的做事风范。
热爱自由,热爱生活,有着无限的创造力,但同时也通过周密的计划和严谨高效的做事风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和福利,并将那些生命之所挚爱稳妥的落地生根。
2.
生活——充满张力,让阅读主宰“一个人的社交”
仔细琢磨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似乎是按照年龄段来划分的:年轻人是机不离手,吃饭、出行、娱乐、学习几乎都是通过手机来搞定。用一句网络戏言总结就是,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都没有。
而有了孩子的年轻父母,生活的焦点则是孩子。《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显示:38.6%的家庭,每年家庭教育产品支出大于6000元。
这是2016年的状况,现在的家庭教育支出与日飙升。父母下班之后和周末的主要任务是带着孩子兴趣班、培优班、科目辅导班……班班连轴转,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再年长一点,中老年大爷大妈们则在广场舞的世界里,尽情地挥汗如雨,释放未曾尽兴的青春,仅此而已。
这样一圈看下来,我们的业余生活略显单调。在眼前的琐碎中,皮肉模糊地摸爬滚打着,被压力、目标、潮流裹挟着看岁月蹉跎,无暇顾及其他。
但在北欧则不一样,他们看中生活品质。
瑞典有句古话讲到:“钱是可以存储的,而时间是不能存储的,你怎么去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
自己才是时间的主人,与时间成为朋友,看淡物质享受,重视精神追求,让生活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丰盈起来。北欧人对生活真相和真谛的理解,可谓是透彻洒脱。
那他们又是怎样安排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张力,且缓缓地散发光和热的呢?
首先,北欧有很多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协会,和我们大学里的各大社团组织类似。是一个有才干、有思想、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交流、学习和碰撞的平台。
如可持续设计协会、戏剧协会、书法协会、北欧发明与发现协会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仅瑞典哥德堡一座城市,就有大大小小上百个协会。
北欧人几乎没有夜生活,不去KTV、不去各种娱乐场所。百花齐放的协会活动,给漫长的北欧冬日,带来了一抹靓丽的生机。大家在各自感兴趣的协会中,尽情地释放才情,展现自我。
政府在物资和财力上,也对各大协会的活动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让大家的精神生活得到很好的保障。
其次,北欧人爱阅读,这也是北欧社会风情一道极具特色的风景,他们爱阅读到了什么程度呢?北欧人读书是不分时间、地点和方式的。
在飞机上、排队的队伍中、咖啡馆里头,随处可见低头捧书、静心沉读的身影。甚至奔扑一趟约会,口袋中也不忘携带一本便携书。怪不得,他们的年人均阅读量是25本,我们则不到5本。
在闲暇的午后,阳光暖身,置身于浅浅音乐流淌的咖啡馆,一杯咖啡、一本书,一看就是一下午,这便是北欧人骨子里狂爱的“一个人的社交”最佳的打开方式。
他们独享一个人的世界,也不忘感受人群中的烟火味。
3.
家庭——亲情至上,亲密有间地享受惬意的生活
网络上,有个段子是来形容中国“丧偶式婚姻”、“丧偶式教育”情形的。
它说:为什么叫父爱如山呢,意思是说当爹的,就像座岿然不动的山,任你东西南北,风急火燎,他依然能如稳如泰山,伫立不动。
好像家里养儿、育儿、边边角角的人情世故,都是些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们面前不值一提,也不值得他们起身操持。
当然,随着女人们走出家门,在职场上做得风生水起,这样的状况有所改观,男人们偶尔也能蜻蜓点水地帮个忙,捯饬捯饬家内事。不过,男主外、女主内,家里的琐事女人管,这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不是眼前一朝一夕能改的。
哪天女人们,因为工作或别的原因,把孩子的教育和家里一亩三分地的事,懈怠搁置了,即便不是被千夫所指,也会贴上“不称职”的标签。
但在北欧,“超级奶爸”却是举世闻名。
在瑞典街头,你常常能看到一手推着婴儿车,一只手举着咖啡的“拿铁爸爸”们。他们穿着舒适的休闲服,姿态悠然地漫步在街头,一边和孩子嬉戏打趣、一边晒着太阳、心满意足地享受着生活。仿佛带孩子对于他们来讲,天经地义,正是内心之爱和责任所在。
一位北欧爸爸曾说:倘若因为工作原因,一天让我见不到孩子,不给他讲睡前故事,不去抱抱他,亲吻他,不听听他的声音,我就浑身不自在,很是失落。要是孩子第一次叫爸爸,我给错过了,简直要抱憾终身。
令人称道的 “超级奶爸”背后,反应出的正是北欧人“家庭至上”的生活观,陪伴家人才是他们最重视的日常。
在北欧,你会发现商铺每天不到10点不会开门,下午6点又准时关门,能24小时营业的消费场所,简直凤毛麟角。倘若晚上,你在北欧街头悠哉地闲逛,想看看北欧人的夜生活,对不起、没有。
下班之后和周末的时光,没有什么事情,能让爸爸们放弃与妻子、孩子在一起享受家庭之乐。
与外面绚烂多姿的世界比起来,他们更在乎,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在餐桌前谈笑风生,低吟浅酌,共享美食的大好景况。
北欧人生活至上的观念,是从骨髓到行动,用智慧从容之姿,处处渗透进日常生活中的。
4.
幸福的真谛,让简约之美穿透心间
日本的著名医师——日野原重明先生,曾经在他的书《活好》中说过:活出真实的自己:第一,不在于身外之物;第二,不被他人评价所左右;第三顺其自然,不要勉强。
这种不为外界所累,不和别人比拼,重视精神追求,看淡物质享受,内心从容、宁和,崇尚自然、简约、环保的生活,用来形容北欧人再合适不过了。
在丹麦,人们的代步工具就是自行车。无论是节假日,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还是工作日骑行去上班,他们都很自在、很轻松,骑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环保又简约时尚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企业老总,还是普通民众。
私下,他们的日常谈资不会聊金钱,不会攀比地位,也不关心你的出身和职业发展。他们感兴趣的是,你最近看过了哪些让自己触动的书?有哪部电影,让你觉得有趣又有料?时下有什么好听的音乐,让自己产生了情感共鸣?
物质世界的简朴,精神世界的丰盈,在北欧人的身上,也达到了完美的共生。所以,在北欧亲朋好友之间互送闲置物品,将不需要的物品置换到二手店也很流行。
孩子大了,衣服小了,洗干净折好之后放在家里,遇到朋友有孩子能用得上的就赠出去,这绝对不会被认为不礼貌,反而是一种低碳环保又礼尚往来的交往方式。自己买的包包,觉得样貌过时用不上了,就送到二手店里,给看中的它们人选用。
物尽其用,让物品在流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不轻易去浪费、毁坏闲置物品,大概也是北欧人根植于骨子里的勤俭习性使然。
这或许和北欧极昼、极夜的自然气候,导致的物资贫乏相关,让他们透彻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怪不得,才子高晓松去了一趟北欧会自惭形秽地发表感慨:“觉得自己的内心很丑陋、很粗鄙。每天琢磨的都是,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何跟人钩心斗角,如何让自己具备竞争力,去更好地做一个强者,这跟北欧人的境界实在是差太远。”
他们不浪费、不执迷于物质的获得,尊重自然、爱护身边环境的做派;以及崇尚付出,尽可能去追求生活极致体验的性情,让北欧充满了一种秩序、自由又简朴的生活气息。
所以,幸福是什么呢?幸福不是香车豪宅相伴,不是手握功名利禄,不是获取旁人啧啧称赞的掌声和艳羡的眼神。幸福是一种平和、自然、简约的心境,也是一种能掌控自己生活的游刃有余感。
它大概就是像北欧人一样,自律、勇于追求心中的理想高地,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的创造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之外,好好安排生活,重视亲情关系的质量,热爱阅读、有自己挚爱的兴趣,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充满富足感。
到那个时候,我想住不住在北欧,有没有他们的高福利,你也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