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盘州·微刊】李波:哭丧

「哭丧」
李波
老家隔壁的周大爷过世了,我周六回家正好碰着开悼。我在周家吃过饭,早早地以带孩子午睡为由回到自家楼上。没过多久,楼下响起劲爆的DJ和人群的喧嚣,时不时地夹杂着麦克风里一个尖利的女声问:她们跳得好不好?
跳得好,再来一个。又是一阵骚动。
我爬在窗台上往下看,不知主家从哪请来一支秧歌队伍,浓妆艳抹,穿着暴露。伶牙俐齿的领队在向主家说吉利,说完便在灵房前开始表演:唱歌、跳舞、耍海马、演杂技,好不热闹,俨然一场声势浩大的庆祝典礼。我的喉咙里瞬间像卡了绿苍蝇,什么时候,本该肃穆的治丧,搞得像综艺节目一样嬉哈了?在挤挤攘攘的人群外,有几位长者怒目而视,其中一个不停地嘀咕: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呀。
表演告一段落后,我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忽闻楼下传来一个女人凄厉的哭诉,左一声爹爹呀,我苦命的亲爹呀。右一声,水有源头树有根,天下只有我爹亲,我的老子啊,你吃得煤碳水,起得黑良心呀,你咋个舍得丢下我们孤儿寡母独自去天庭,你咋就忍心你可怜的小儿从此没了爹爹疼呀。
我一骨碌从被窝里翻起来,爬在窗台上认真听。心想,这闺女可真孝顺啊,哭得这么凄惨。
一场哭罢没过几分钟,又来一场。这次应该是死者的侄女,她哭的是:我的姑爹啊,你有什么想不开么你好好跟我们说呀,咋个说走就走了,留下我可怜的姑妈么,白天眼泪泡饭吃,晚上眼泪当枕头呀。
这侄女才哭歇气,又来个妹接着哭。寡妇再好总归不是人,世人说我命硬克夫罪孽深,你让我一生一世不翻身呀我的亲哥哥。我一下子反应过来,这分明是死者的妻子。因为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当年我爹去世的时候,我妈就是这样伏在棺材上捶胸顿足地哥呀哥的喊他,喊完又开始咒,瞎眼的阎王呀,你拿错了人啊,拿错了我年轻的小哥,你快放他回到我娘儿的身边呀。
自从父亲走后,我再没有这样认真地听过别人哭丧,也不允许自己在这种场合多作逗留。今日无意间听到这般令人动容的哭丧,便不知不觉地,放任了眼泪和思绪,在她人的哭诉里湿透了衣襟。我小时候在这种场合遇到过和死者不太亲的人,坐在棺材旁边哭边数自己的伤心事,最后哭得肝肠寸断,仿佛棺材里装着的是她亲娘。这时候,旁边的老年人会悄悄说,她是借人家的死,哭自己的苦。我当时非常同情这种人,觉得她们何其可悲,平日里承受了多少悲苦,也得默默忍受着,只有当沾亲带故的人去世,才得以找到恰当的场合和理由痛痛快快地哭出所有的心酸和委屈。而此时的我,又何尝不是我当年同情的那些可悲之人,置身在别人的丧事里,思念着自己已故的亲人,淌着与死者无关的眼泪。
楼下哭到大约第五个还是第六个人的样子,我突然怀疑,从头到尾都是同一个人在哭。因为这次哭丧有个共同点:除了对亡人的称谓不一,台词有变,悲伤深浅有别之外,其它地方都一样,声音颤颤悠悠,情感抑扬顿挫,思路清晰,用词准确,对仗工整且押韵。但是按常理来说,当一个人悲痛欲绝的时候,是不大可能有这般清醒的头脑来注重遣词造句这种繁文缛节的,我决定去现场一探究竟。
我来到现场的时候,哭丧的人已经不是死者他“妹”了,变成了他表妹,但声音还是之前的那个声音。我在人群里搜索这声音的来处,只见一个打扮花哨的妇人坐在棺材前用手帕蒙头盖脸地哭诉,哭了差不多五分钟左右,也没人拉她,她自己站起来了(按照地方风俗,正在哭丧的人没有人拉是不能自己起来的)。这时一直站在她旁边大声打电话的女子递给她一个提前准备好的红包,她拿着红包谢过那女子便往宽敞的地方走,她后面紧跟上来个女人,不停地说,你哭得太好了,请你帮我哭一次,我给你包个月月红(应该是120元)。这妇人说,让我歇会儿再哭吧,我实在哭不出来了。那女人便在妇人身边坐下来等她歇气。歇了没多大一会儿,又站起来以死者外甥女的身份接着哭。
竟然有人收费代哭,这着实有点让我大跌眼镜。我顿时感到无以名状的难受,人性何以凉薄至此,面对亲人的离世,连悲伤流泪这等事也要找人代替?如若不是真伤悲,请人哭得多好听于你又有什么意义,话是别人说的,泪是别人流的,你不过是一个可怜的看客。
正在我鄙视如今悄然兴起的某些歪风邪气,诸如公然在亡人的棺材面前低俗取悦、搔首弄姿、嬉而不耻、哗众取宠的时候,那个在我灵魂襞褶深处埋藏了二十余年,让我无数次感到羞耻的秘密,像个张牙舞爪的怪兽,从斑驳的皮襄里挣脱出来,狞笑着地对我冷嘲热讽。
我十岁那年,父亲离世。治丧期间请水回来的那个下午,法师说孝子要哭的赶紧哭,过了今天就不能哭了,明天要送他上山。我生怕自己后悔没在父亲离世的时候大哭一场,还有,我怕村里人讲我不孝顺,连自己的亲爹死了都不会哭。实际情况是,十岁的我,对死亡的概念非常模糊,我只是大概知道他永远不会活着回来了。但我还是学着大人的模样,跟着去棺材边哭了起来。刚开始我还是真流了泪的,哭着哭着就光想着找词,忘记流泪了。我不停地在脑海里搜索我所知道的用来形容悲惨的字句。诸如你做了我一料的爹,还没等到我给你做一双鞋,缝一件衣就狠心抛弃了我们。你丢下我可怜的妈妈,让她一个人咋个养活我们姊妹几个等等。后来,别人都哭好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哭,来我们家帮忙办丧的人听说我这么小的人竟然会边哭边数,便放下手里的活来听我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我把所有在场的大人都逗哭了,唯独没把自己哭出眼泪来。我焦急得不行,巴不得有人赶紧拉我起来。但是大人们光顾着同情我们家的惨景,竟然忘了拉我起来。我就不得不一直坐在那里哭。越是哭到最后,眼里越是无泪,我估摸着眼泪是挤不出来了,便急中生智地吐了些口水擦在眼睛周围,再把脸揉花,伪造我痛哭过的迹象。这事成了我耻于告人的秘密,二十多年来,一直藏在我心里最最隐蔽的角落,从未见过光。直到今天,在我鄙视别人治丧不严的时候,这尘封多年的秘密之瓶才砰然爆裂,甩了我狠狠一耳光。
兴许是因为这耻于见光的秘密,也因为内心深处那倔强地不肯结痂的伤疤,平素遇到这种场合我都是逃也似地避开灵房和孝子,因为不敢直视棺材,和孝子的眼睛,我生怕从孝子的眼里看见自己的影子,也害怕别人洞察了我那难以启齿的秘密。我时常在想,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无独有偶,在周家的晚饭时哭丧女被安排和我同桌共餐。我拐弯抹角地表示佩服她能在同一位亡者面前自由切换各种身份。她苦笑着说,生活所迫。原来她也是命运多舛,自幼丧父,青年守寡,中年痛失爱子,她无依无靠又无一技之长,好在上天给她一副好嗓子,她便靠着这如簧巧舌和一双快哭瞎的眼睛,将代人哭丧当作一种职业来挣钱养活家中老小。
她平静地跟我聊着,像在说别人家的故事。她说,人是哭不死的,要是能哭死,我自家的事就能让我死多少回了。我这眼泪在哪流也是流,与其浪费,不如换点钱养家糊口。她看着我碗里还没动过的饭菜,突然像个调皮的孩子跟我挤眉动眼地说了一句: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我终于在那一刻溃不成军,跑到人迹罕至的竹林深处,颤抖着直视内心的恐惧与羞耻,一层一层地剥开灵魂上厚厚的茧疤,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人世磋砣,这场迟到了二十多年的哭丧,我一个字都没数出来,却流了碗把多的眼泪。哭过之后,我决定跟自己和解,跟我远年的仇恨和解。我决定原谅自己,原谅那些请人哭丧的人,也原谅那些收费代哭的人。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那就擦干眼泪,换一种心态去拥抱这个即使不美好也仍然值得我们用力去爱的世界。
作者简介:李波,女,苗族,贵州盘州人,鲁迅文学院第26期少数民族培训班学员。喜欢文字和旅行。作品发表于各级媒体及报刊。作品《风景》获第四届书香征文全国二等奖。
作者
李波
– END –
主办:“文运盘州”文学沙龙
诗歌编辑:李廷华
散文编辑:卓 美
小说编辑:林 英
制 作:李 茂 陈顺梅 春江花月夜
图 片:秦 科

贵州盘龙酒业有限公司
酿造健康好酒 传播凉都文化

沙淤云上森林农场
专注文化品质 享受休闲生活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