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展 × 学术展”能共存吗?

提起 10 月帝都最适合拍照打卡的地方,那一定非 UCCA 群展“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莫属了。在这个展览里,除了有很多拍照打卡点、互动的体验空间,法国策展人黑阳(Jerome Neutres)还通过“生成艺术:无限的语言”、“后数字时代的幻觉与幻灭”等四个板块梳理了近半个世纪有关计算机艺术的脉络,致敬了1985 年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的“非物质”展览,正如 UCCA 馆长田霏宇在展览发布会上所期待的那样:“让网红展学术起来”。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提起艺术与科技的合作,人们总是会默认作品是“沉浸式的”、“交互的”、“网红的”,艺术与科技的展览被认为是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更趋向于“流行化”、“大众化”。那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人类面对着越来越趋于算法化的世界时,艺术到底是如何回应人类与技术、与 AI 的共生关系呢?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01
“非物质”
Immaterial
三十五年前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哲学家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以展览的形式构想了人类的未来世界,并引入“非物质”(immaterial/non-materials)这一哲学概念,向观众传达了一种全新的感觉经验。这种感觉经验基于那时新兴的远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985年蓬皮杜艺术中心“非物质”展览海报
以前人是信息的载体,通过人的经验、记忆、工作以及创造来存储信息。但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同样能够贮存和调取信息的计算机应运而生,人的身体不再是信息的唯一载体。电脑和电子科学干扰了人的身份,而利奥塔所策划的“非物质”展览证实着人类单一身份的丧失。
“非物质” 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1985年
对于展品的选择标准,利奥塔一方面试图展现信息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新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表示他想要展出那些能引发不确定感的事物:对于那些发展“最终目的”的不确定,以及对于人类个体在这样一个非物质状态下的身份的不确定。这些科技艺术品在当时既前卫,又充满挑战性,它们迫使我们去重新思考人类与自身、与他人、与宇宙的关系。
“非物质” 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1985年

02
“非物质/再物质”
Immaterial/Re-material
而在三十五年后的今天,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非物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再物质” (Re-material)这一概念。“再物质”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再物质是对非物质的重新审视。程序、电讯号本身是难以捕捉的,是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而“再物质”正是艺术家们通过计算机延展了我们的视网膜,把不可见的程序、算法、数字以一种物质化的、可见的、艺术的形式被我们接受和欣赏。
米格尔·舍瓦利耶,《超自然2020》,2020,场域特定数字影像
这次展览汇集了来自 15 个国家 30 余位艺术家的 70 多件作品,呈现了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到当代,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艺术表达和艺术创作的历史,其中既包括薇拉·莫尔(Vera Molnar)、曼弗雷德·莫尔、艾德蒙·库绍等计算机艺术先驱,也不乏一些九零后的新媒体艺术家。
正如策展人黑阳在展览图录中所说:
我们此次展览的目的是展示昨日的先驱与今日的新星是如何从’非物质’向‘再物质’携手并进。另外,展览试图证明计算机技术并非是一种实验性的流派或一场短暂出现的艺术运动,而是作为一种真正的艺术媒介,开启了无数的视觉可能性。
薇拉·莫尔,《致敬莫奈》,1981,纸本彩墨
费亦宁与官承翰,《早餐与人工艺术》,2019,双频4K影像
《数据波场》「data.tron [WUXGA version]」是展览中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由前卫日本视觉艺术家池田亮司创作。池田亮司是国际上著名的数字艺术实践者,「data.tron」本质就像一场显灵仪式,池田亮司取材自最原始的元素——纯粹的数据,并将它们转换成声波和影像,物质、时间与空间一下子被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位将数理逻辑运用到极致的视觉艺术家,利用超声波学、频率学和声音本身的基本特性,挑战着人类认知的极限。
池田亮司,「data.tron」,2011,视听装置
艺术家夸尤拉(Quayola)也出现这次群展中。艺术爱好者对他应该并不陌生,早在去年,夸尤拉就在昊美术馆举办了他在国内的首个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夸尤拉是一位擅长运用程序和数据算法的前沿艺术家,《夏日花园》是他正在持续创作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夸尤拉直接挪用印象派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利用电脑科技打破风景画的传统构图,并赋予颜料新的意义,让观赏者完全投入到他创作的想象空间中。
夸尤拉,《夏日花园》,2016,尺寸可变
莫奈,《睡莲》
除了以上两位,还有很多值得去欣赏的作品。与其说是“网红学术展”,“非物质/再物质” 展览似乎更试图让人去深入地思考当下的人机关系。在后人类学的数字媒体时代,科技为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科技入侵艺术之后的伴随而来的焦虑。
米歇尔·布雷与艾德蒙·库绍,《蒲公英》,互动装置,尺寸可变
随着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人的记忆能力趋向退化甚至越来越模糊,人作为主体,该如何应对数字化对人类自身的影响,该如何处理身体和信息之间的关系,都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无论如何,都希望能像 19 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的那样:
艺术越来越科学化,
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两者在山麓分手,
有朝一日,
将在山顶重逢。
————
?本文为 Cc 主义 独家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ccfoundation
侵权必究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End-
线上虚拟展厅的时代来了吗?
十月展讯 | 65个展览陪你游历13城
十月展讯|上海
想免费看展的点这里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