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钢:“法”里“法”外——柳袁照的几种“图像”

柳袁照的几种“图像”
(作者彭刚先生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是他前几年写的一篇旧文。秦兆基老师曾对我说,这是众多写我的文字中,他最喜欢的一篇。)
一、题解
苏州十中是所百年名校,柳袁照是个丰富而深厚的人。与柳校长交往越多,读他的作品越多,到头来是思绪纷繁,反而不知所措,无法下笔。
偶而想起,日本学者港道隆在写一本关于法国著名思想家列维纳斯的著作时,给这本书起了个名字叫作“法外的思想”。他这里的“法”并不是法律的法,而是“法则”、“规则”的法。他的意思是说当所有的哲学家都在把“主体”和“自我”当作很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时,列维纳斯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我”与“你”之间引入了“他者”的概念,在现象学的“在场”概念中提出了“不在场的在场”,形成了独创性的思想。
借用这一思路,柳袁照给我的深刻印象之一,就是常常徘徊在教育的“法”外。他似乎在很用心地做教育,但他做教育又与别人不一样,他喜欢去做许多“超出”教育的事,但回头想想也不能不算是教育,他总是游走在教育的“内”和“外”之间,他的思想和实践常常给人以“不在场的在场”之感受。他写了很多的诗歌和散文,出了很多的书,对历史、文化、人物、教育、摄影等有很多的思考和作品,但仔细掂量,他的很多“不在场”最终都呈现在苏州十中这个“场内”,很多教育之外的东西都在教育“面孔”的后面、后台、深处,“闪现”和“发光”。
最近,他有一本书叫《图像的独白》,是摄影、散文、诗歌融为一体的作品,将他“柳氏作品”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本文试图模仿这种风格,用“散文”的方式,勾勒几点我对柳袁照和苏州十中的印象,或称“图像”。
二、天籁的聆听
走进苏州十中,第一印象也是深刻印象,是这里的学校环境很美,用柳袁照的话说,是一种“古典雅致、诗意浪漫”的校园自然环境。
校园内的“古典雅致”,源于学校历史和文化的重建和重现。据柳袁照的一篇文章介绍,校庆之前,学校投入了加大经费用于校园自然环境的重建和修复。其中新建的有:相云楼、振华楼、季康馆、王鏊厅、闻道廊、璀廊、季康亭廊、孝通图书馆回廊、行知栏、君山亭、泽慧园等,改造的有元培楼、孝通图书馆、时璋楼、红楼、可桢楼、正道楼、骊英楼等,修复的有太炎楼、振华堂、来今雨斋、西花厅、长达图书馆等,还购置了相云峰、状元石、芳草天涯石、泰运石等,校园绿化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
“重建”和“重现”需要有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更需要一种“发现”的眼光和创造的激情。柳袁照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现,许多历史细节和故事对他来说“如数家珍”。跟着柳袁照走在苏州十中的校园内,听他的激情讲解,你会感受到那种对学校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情感和审美眼光,你会经历一次学校历史和文化的“复活”过程,你会深刻感受作为百年名校的苏州十中校园有无数生动、丰富而深刻的“历史表情”。校园之美,美在继承。这种继承就体现在柳袁照带领苏州十中的教师重新发现了历史,发现了文化,并在校园中重新复活了历史和文化细节,使“不在场”的重新“在场”。
在《图像的独白》中柳袁照写到了丹麦的美人鱼。在丹麦的海边,他陷入沉思:如此令人向往的一个地方,其现场却如此普通,但如此普通的现场却让他留连往返,他因此而悟出:事物意义是赋予的,是从一种景物或事物的外部赋予的。我以为,这样一种意义和价值的赋予,就是一种发现和创造,是哲学家德里达所说的“原文字”和“原写入”。就像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以童话赋予美人鱼以意义和价值,柳袁照和苏州十中的教师以历史和文化赋予校园以教育意义和价值。难怪柳袁照会说,校园的一景一物,都必须说话,都能说话。苏州十中的校园内有无数历史和文化的美丽声音,而苏州十中的师生们需要以一种寂静的心态,聆听天籁。而聆听天籁,就是苏州十中的学校文化和精神。
“凡物皆有可观”,源自翁方纲的一幅楹联:“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挂在苏州十中西花园的季玉厅。在苏州十中的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感受到“凡物皆有可观”,并从景物的细节中看到苏州十中的历史和文化,看到历史和文化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从而把苏州十中作为一部厚重而丰富的“书”,一部需要“聆听”以体悟“天籁之音”的书。
三、金色的引领
在校园里重建和重现学校历史和文化,形成学校的“文化记忆”,其本质是留住人,留住苏州十中历史上的名人,留住这些名人的精神,把这种精神融入苏州十中精神文化的“考古层”或核心层,使之活性化、现实化,成为苏州十中教育人的精神状态的普遍现实,成为苏州十中永恒的精神“文化记忆”。
苏州十中有一座教学楼,是以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叫“元培楼”。柳袁照写了一本书叫做《感恩蔡元培》,在这本书淡绿色的封面上印着这么几行字:
蔡元培,一个给人以遐思的名字
对我们来说,已是一种象征
感恩蔡元培
意味着我们“感恩历史,传承文化”的坚定信念
苏州十中幸福和幸运,不止于蔡元培。在苏州十中的历史上,名人实在是太多了。在办学之初,就迎来了蔡元培、竺可桢、胡适之、陶行知、杨杏佛、洪深、贝时璋、苏雪林等一批名人。百年来又涌现了一批批如费孝通、何泽慧、杨绛、彭子冈、李政道之类的英才。他们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都是苏州十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们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中国教育、科技、文化、历史的巨大财富。他们不可能再一次出现苏州十中,但他们在苏州十中的精神发展史上,是本雅明所说的“难忘的事物”,一种忘记了就意味着“罪衍”和“背叛”的事件。
柳袁照和他的苏州十中的同事们,以巨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使苏州十中百年历史上的名人“复活”,致力于使他们的精神活性化、现实化,成为苏州十中现实的精神和文化。如果说,苏州十中百年历史上出现大量名人是苏州十中的幸运的话,而让他们以及他们的精神同时再现在今天的苏州十中则是柳袁照和他同事的创造。
苏州十中的特级教师徐思源带领学校一批年轻的语文教师用三年时间编著了《百年讲坛——名人演讲录》。柳袁照在序中说:前人把背影留给了历史,历史却在经年的流变中,漫出缕缕书香和灵魂的气息,绵长的文化血脉更是赋予了时间以久远的意义。我们学校尽管校名从振华女中,演变为江苏师院附中,再演变为苏州十中,几易其名,但她的教育传统、她的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的。在清朝苏州织造署旧址上创建,百年来发展成一所江南名校。……看着这些穿透力极强的文字
而这种倾听,其实就是教育,是“不在场”的教育“在场”。
苏州十中改造了一座教育楼,是学校新建设的探究性科学实验室。取名为“骊英楼”,一是为了纪念沈骊英,二是为了弘扬沈骊英崇尚道德与科学的精神。
沈骊英,世界闻名的中国农学家。1921年至1924年在苏州振华小学任教三年。留学美国在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植物学,获理学士学位,后入康纳尔大学研究农学两年。1929年回国,任学校教务主任。1930开始从事水稻、小麦品种改良的研究,选育小麦杂交育种的九个体系,被人称作是“麦子女王”。1941年10月7日,积劳成疾,猝发脑溢血殉职,年仅40岁。
沈骊英的精神何在?她在《天演进化与民族自决》一文中说:我们要觉悟,要努力。第一我们须要有科学精神,非但能促进物质文明,且可调和理性,令学者思想有条理,做事有次序,不尚空谈而喜实事求是;第二要有公德心,尊重人家自由,爱惜公共东西;第三要有合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要能容纳人家的意见,服从领袖的指导和公布的宪法;第四我们应该有冒险精神和愉快的性情;第五要有世界眼光,闭关自守的政策,现已不通了,我们要留心时事,注意各国政治、经济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沈骊英的话语,即使在今天,仍然体现着科学和民主的深刻理性,丝毫不见褪色。
就这样,沈骊英的精神与苏州十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与苏州十中的莘莘学子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相遇,在探究性实验室相遇。“骊英楼”建有“物理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多样化的传感器提供了丰富精确的实验手段,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计算,扩大了物理实验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建有“生化综合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将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入到生化实验中,实验手段更为丰富,数据处理更为快捷,扩大了生化实验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建有“科学探究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建有“生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采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植物的快速繁殖——植物“克隆”。通过观察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从脱分化、再分化到成为新个体的各种变化,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柳袁照说,“传承学校优秀文化和培养创新人才”这应该是我们学校办学的真正目的。我们的学校文化,是崇尚科学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求真求实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自强不息的文化,是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化。百年名校历史上的名人精神,所呈现的那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境界,是一种金色的召唤,时刻引领着苏州十中向前。
苏州十中的学校文化记忆,不断奏响着这种“金色召唤”,与现代学校的历史使命相遇并交融。
四、瞬间的寂静
柳袁照是一个高中校长,但很喜欢写诗、写散文,还特喜欢摄影。他对大自然的感受很敏感、很细腻,对美有深刻的热爱和独特的追求。他拍了大量精美的摄影作品,试图通过摄影捕捉并固定每一个美的“瞬间”。
在《图像的独白》一书中,开篇就是《走进梦一般的青藏》,描写“拉萨的阳光”对他形成的强烈震撼:“布达拉宫的天空是西藏天空的一个缩影,无垠而辉煌,纯美而斑斓,心头的敬意无限幸福地弥散在人生这一段美好的记忆中。”
这一瞬间,他留下了自己的照片:他仰面躺在布达拉宫的广场上,躺得笔直,两只胳膊垫在头下,头顶是高高耸立的布达拉宫,更高处是布达拉宫的天空。
他吟出了这样的诗句:
”粗犷的天空,浪漫的天空,自由抒写诗篇的天空。青藏高原啊,每一个尘嚣中走来的人都会得到片刻灵慧之光的照耀。”
“在拉萨的天穹下,一个寂静的时刻,星星照耀着我们。有一种声音在我们耳边响起,那么遥远、那么清晰、那么纯粹、那么不绝如缕,那分明是天籁之声啊。”
”有一种诗意在我心中荡漾,我不知道为何而来为何而去?诗意是一种情绪,没有直接的目的,但确是自己对世界的宣言,是一种感性的哲学思考。”
柳袁照把极其强烈的美感传导给我们,也使我们感到一种巨大的震撼。他去过很多地方,每去一个地方都拍出了精美的图片,都写出了精美的文字。但无论是走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其中包括在西藏,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乡情和乡愁。可以说,他是走在每一个地方心中都有“家”的人。他写自己在英国埃塞克斯郡寻找英国著名画家康斯太布的画意,拍了一幅荒郊野花的照片,十分唯美,配了如下的文字:
“无论走向哪里,无论经历怎样的沧桑变化,在我内心的深处,思念家乡的情绪总是挥之不去,在我家乡情结的深处更隐藏着浓浓的母校情结”。
曾在他当校长的初期后的一篇文章中,他写道:“四年如一瞬。我更爱上了我们十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清新的文化气息,每一堵墙壁每一条小径都能体味到教育的意义,身在此处能做一位教师、校长是我莫大的荣幸”。
于是,他从世界各地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体验和感受中,又无法逃避地返回到他的家“教育”和“学校”,并试图发现和创造苏州十中美的教育和教育的美。
美是具像的,是一种视觉感受的事物美和环境美,对苏州十中来说,首先就是校园环境的美丽和典雅,一种融汇艺术的自然美,也是模仿自然的艺术美。苏州十中的校园环境就是柳袁照所追求的那种审美境界,本质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然而,教育美的意蕴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柳袁照要把校园之美延伸进课堂,他说:校园的美必须延伸到课堂的美,校园是塑造学生精神品貌的场所,而课堂更是使学生的生命放射灵光的场所,“我希望这是我心中的理想的课堂:音乐课是美的,美术课是美的,体育课是美的,语文课、外语课也应该是美的,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也应该是美的,……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堂都应该是美的。……让抽象成为抽象的美,让具象成为具象的美吧!”
作为校长,柳袁照追求一种管理的美,“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这是一个学校管理的美妙的理想,是一个不断接近,但永远接近不了的梦想”,“管理者必须以人为本,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彰显人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营造一个相互提携、相互支持、相互宽容、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
柳袁照区分了办学的“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他深知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教育美不可能没有功利目的,但他希望能够超越功利目的使教育闪烁着道德之美和人性之美,最终他希望进入融“功利”与“道德”为一体的审美境界,也就是他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他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做:“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的教育美学特点是什么?他说:历经百年之后依然清通、清新、清雅,淳厚质朴,浑然天成。
柳袁照的作品喜欢“瞬间”和“寂静”,美常常在“瞬间”显现,而那一刻会无比“寂静”:
渔舟唱晚的时刻
飞鸟归巢的时刻
人的心灵深处
开始寂静的时刻
人生有许多深思的时刻
有许多期待的早晨
风静止了
山静止了
我们也几乎美丽地静止了
在这几行诗旁,配有他的一张照片,使这一种“美”停留下来,也使我们的内心无比“寂静”:
照片上他正向一个美丽的女生躹躬,是个小学生,她的手背在身后,双手握着一本大书。他们的头靠得很近。柳袁照那颗高傲而敏感的心,在孩子动人而美丽的姿态面前是如此的谦卑。
这一瞬间,我想柳袁照再次回到了他的家:教育。
这一瞬间,我看到了教育的美和爱。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