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挂齿的意思(【科普时报】“牙齿”里的学问)

何足挂齿的意思
前阵子两颗门牙坏了,古人讲究笑不露齿,我笑起来都露风了。又是根管治疗,又是做牙冠,折腾了一个多月,总算是把门面又充上了。不由心生感慨:这牙齿可不是小事儿,折腾起来真要命啊!
 “牙”这个字,其金文像是凹凸不平的上下牙咬合的样子。它可不是门牙,而是臼齿。臼齿位于口腔的后方,主要用来研磨和咀嚼食物。为什么叫“臼齿”呢?因为样子像石臼。石臼是一种舂米用的器具,中间凹下去,里面很粗糙,可以增加摩擦力。我们的臼齿就是依靠摩擦力磨碎食物的。人们可以根据臼齿的磨损程度,来判断生物的年龄。我估计我这臼齿肯定磨损日益严重,毕竟门牙都罢工了。
牙后来泛指牙齿。牙齿是动物的利器,另一个利器是爪子。所以“张牙舞爪”,比喻野兽凶恶可怕的样子。牙上下互动,所以古人用“牙”来指沟通买卖双方的经纪人或者介绍人,比如 “牙商”。
再说“齿”这个字,它的甲骨文   像是张嘴露出牙的样子;后来增加了“止”作为声旁 ,下面是一张嘴和四颗牙。现在的简化字,仔细看的话,保留了上面作为声旁的“止”,下面只留了嘴巴和一颗牙了。

 “齿”本来指的是门牙,是直接影响到美观的。我们形容人美,是“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人一张嘴说话,就会露出齿来,所以“难以启齿”就比喻难以张嘴说出事情的真相。“何足挂齿”,意思就是不值得挂在牙齿上,也就是不值得说出来。
可见 “牙”和“齿”的本义是有区别的。《六书故·人四》:“口有齿有牙。齿当唇,牙当车。齿相直也,牙相入也。”意思是说:人嘴里有齿也有牙。挨着嘴唇的叫“齿”,后面挨着牙床骨的叫“牙”。齿是上下对称的,牙是上下交错的。
有个成语叫“唇亡齿寒”。春秋时期,晋国附近有两个小国:虢(guó)国和虞(yú)国。晋国想要攻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于是晋国就向虞国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说虞公千万不要答应这件事,因为“虢虞两国,一表一里,唇亡齿寒,辅车相依”,“辅”是指颊骨,“车”是牙床。这两个国家就像是嘴唇和牙齿一样,也像是颊骨和牙床一样,是互相依存的。如果嘴唇不存在了,那牙齿就失去了遮蔽,会感到冷了。可惜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谏,而是答应了晋国“借道”,虢国很快就灭亡了。没想到晋国得胜归来的时候,顺便把虞国也给灭了。“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唇齿相依”这几个成语都是从这个故事里来的。
幼小的牛马每年生出一个齿,所以人们用齿数来称牛马的年岁。人的牙齿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所以“齿”也表示人的年岁。比如“年齿渐长”。如果给“齿”加上一个表示读音的“令”,就成了“年龄”的“龄”了。
后来“齿”泛指带齿的东西或者齿状物。比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屐齿指的是木屐底下像齿一样的东西,据说最早是东晋谢灵运发明的。穿上带屐齿的鞋子,轻便防滑,很适合出门游玩、登山。
看来,小小的牙齿里,也藏着不少学问呢。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三千字”品牌联合创始人)

何足挂齿的意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