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1招,安全教育全靠它,亲测有效~

上周,给大家讲了我的愚蠢故事(不明真相的亲可以戳这里),这周,我终于机智了一回,找到了一个可以让熊孩子听话的好方法,迫不及待分享给大家。
话说,稀罕好像到了第一个叛逆期,典型的“症状”基本都占全了。
每天叨叨着“不要”拒绝合作这都是小事情。
最要命的是越是被阻止的事,她越要做。
而且对于家长的阻挠,她是软的(转移注意力)硬的(强行制止)都不吃,
搞急了轻则委屈巴巴地撇小嘴、红眼圈,重则撒泼耍赖哭一通,然后继续惦记着“犯案”~
●●●
这就很头疼了!
因为,一般我出手阻止她的,都是危险的事。
比如什么爬电视柜、跨围栏、捅插座、在家里狂奔、想吃花生仁、往脑袋上套塑料袋……
虽然我能通过事先防护规避一部分危险,比如收起危险小零食和塑料袋之类、给插座安上保护盖、给抽屉上装安全锁、给在墙拐角处贴防撞条……
但常言道:你堵得住家里的插座,却堵不住天下的插座。
安全教育这件事上,一味的严防死守并不是好办法,勒令禁止当然也不顶用——早晚有一天,小家伙会脱离你的视线,那时候一直被禁止的危险行为很可能就会被他尝试个遍。
所以说,根治的办法,是让孩子打心眼儿里觉得这件事是不能做的。
可是,稀罕现在还不属于能单纯地靠道理约束行为的年龄。
所以,怎么整好呢?
直到周一时,我灵感乍现,发现了一个能让“熊孩子”乖乖听话的方法。周一晚上,家里只有我和稀罕两个人,她在围栏里玩儿,我就趁机洗衣服。
起初相安无事,后来我感觉客厅异常安静,觉得有点儿不对劲。
奔过去一看,我天,稀罕正企图从围栏里往外爬!
明明身边不远处就是门,然而她非要玩儿障碍翻越~
围栏高60cm,稀罕现在身高86cm,翻出来虽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她好像对这项活动乐此不疲,一条腿架在围栏上,胳膊用力撑,失败了再来,毫不气馁。
我见状本想厉声禁止,再讲一遍安全常识,然而却不知怎的突然戏精上身——
我面做焦灼状地扑向稀罕,嘴里轻声念叨着:“哎呀,多危险呀!”
稀罕一愣,呆呆地盯着一反常态的我,大概心里在琢磨她娘亲吃错了什么药。
我见效果不错,继续发挥:“天呢,翻出来就会摔到了。摔摔,疼,幸好没事,可吓死妈妈了。”
然后我顺势把她抱起来,搂得巨紧,努力散发着恐惧的情绪。
稀罕好像被感染了,也使劲搂住了我的脖子,脸贴在我肩膀上,过了片刻,她害怕地哭了起来。
看来我的浮夸表演起效了……
我趁机“安慰”稀罕说:“没事了,没事了,刚才吓坏妈妈了,从那里翻出来可危险了,以后不爬围栏了好不好?高高的地方,都不能爬。”
稀罕趴我肩上唔咽着表示同意,然后我观察了一周,她真的没再翻过围栏,也没再企图爬电视柜之类。
●●●
后来我也总结了一下,这种做法为啥会起效。

大家记不记得,在讨论孩子摔倒了扶不扶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说过在中科院心理所听张梅玲教授的《教育心理学》,张教授提到:很多时候孩子摔倒了会哭,不见得是因为疼痛,更多是因为看到了家长过度紧张的反应,被这种焦虑的情绪感染,所以需要释放情绪。
现在这个做法,其实同理。
以前,我们看见孩子的危险行为时,会将心里的担心化成了恼火,表现出来的就是愤怒。
那么,这种情况下,反而很可能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他体会不到这件事本身有多危险,反而会故意试探家长的底线。
造成的局面就是:家长越阻止、孩子越尝试,出现了恶性循环。
而如果直接将担心化为恐惧表现出来就不一样了,它会让孩子从心理害怕这件事,以后不用你再阻止,他也会远离。

好了,说完了方法,再提醒两个注意事项——别动不动就恐惧
表达恐惧这个方法,可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但凡遇到不想让孩子干的事,都摆出一副要吓死了的表情去制止他,而是最好只在孩子有涉及人身安全的危险行为时用。
否则动不动就“妈妈要吓死了”,一方面效果可能会打折扣,搞得孩子见怪不怪;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很可能会破坏孩子心里的安全感,觉得生活处处都是值得令人恐惧的危险,进而做所有事的时候,都变得战战兢兢。别用恐吓的方式
这个方法和恐吓有本质区别的,你其实是在真实表露你的内心情感而已(因为当时的场景确实危险),而你相当于让孩子在和自己“共情”,体会家长害怕的心情,通过这种方式,让他认识到事情本身的危险性。
但恐吓就不一样了,这属于家长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虚张声势。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你说:“不好好吃饭,大灰狼就会来咬你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最喜欢的玩具熊就不跟你做朋友了。”这样的说法,就算是恐吓,因为这些事儿根本不会发生,家长只是在利用孩子的恐惧心理企图控制他,在剥夺他的安全感而已。嗯,今天的故事就酱。
大家在“阻止”熊孩子做危险动作时,有什么妙招不?留言分享给大家吧。

每周一PO

你猜稀罕在哪儿?猫猫君还聊过这些,你也一定感兴趣~

3分钟反思,你犯过我这种愚蠢的错误吗?
关于宝宝走路摔倒扶不扶,我想了9个原则,你看对不对
隔代育儿的槽点,多到让你快爆掉?那进来,咱聊聊

>>>想看更多猫猫君聊过的话题,在微信公众号回复“猫猫君”即可查看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授权声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邮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