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Kipman专访:HoloLens 2就是用HoloLens设计的

Esther| 编辑
HoloLens 2在第一代推出近三年后终于亮相,与之前相比它在外观、视场角、界面和交互上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尽管它的体验感已经开始接近C端需求,但3500美元价格对于消费者还是吃不消,因此定位B端也是非常合理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了解微软对于HoloLens 2、Azure Kinect以及微软在MR领域未来的计划,外媒Cnet采访了HoloLens的联合发明者Alex Kipman,以下是访谈记录。
Alex Kipman
Kipman说HoloLens的本质,是传感器利用AI来感知世界,传感器放在头显上,就成了HoloLens,放在家里,那就是智能相机,放在汽车或者无人机上,就成了自动驾驶载具。
只是在现阶段,HoloLens 2的重心在于通过云计算,让MR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同步分享,而它目前最适合的应用场景还是生产工具。
为什么不进入C端市场
Kipman认为:现在面向C端发售MR头显,只能算是过度炒作,不是他想要的结果,还因为此时消费者可能并不觉得“这东西能取代电脑、取代手机或者电视。”能够打开C端市场的MR设备需要具备舒适性、足够的沉浸感同时性价还要比现在更高,实现这些要求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只是现在的HoloLens 2还做不到。
至于距离那个目标还有多远,Kipman表示:C端市场很难猜测,相反在B端,MR颠覆了传统作业流程,已经给生产线工的工人带来了价值。在他看来,即使是现在市面上最优秀的MR头显,也还不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关于Kinect及其定位
2017年10月,Kipman曾透露微软已经终止了对Xbox外设Kinect的开发,并表示Kinect的技术将延伸到其他产品中。一年多后,微软终于在MWC 2019上对它进行了更新,推出了Azure Kinect DK,这是一款具备一定AI能力、专注商业场景的开发套件。
从名字来看,Kinect前面多了一个Azure字样,意味着Kinect将直接集成云服务。除了单机功能外Azure Kinect还支持AI功能,例如用AI提前预测病人摔倒,发出通知等。
当被问起Kinect从C端游戏应用向B端应用转型的原因,Kipman表示:Kinect是一款颠覆世界的产品,只是游戏玩家希望坐着玩的时候,手柄就能被准确追踪,只是Kinect追踪的要求是,玩家必须站着玩。
而它如果与AI结合,就能在站着的场景找到应用,比如放在家里就能识别和监控家里的人或物。然而,将智能摄像头与电脑用传输线相连的方式并不适合B端,因此微软停产了支持Windows系统的Kinect,而推出结合云端计算的物联网设备Azure Kinect。
关于MR的下一个五年
当被问及微软对于未来MR的看法,Kipman表示:老实讲,5年内MR会如何发展他无法猜测,至少在HoloLens 2的生命周期中,它将主要用在一线生产、员工培训等商用场景。因此,他预计在接下来两年时间,MR的应用依然主打B端。
而说到MR的杀手级应用,Kipman认为可能是社交,社交将会定义计算平台的长期发展趋势。通常来讲,改变时代的技术通常由社交方式的创新推动,比如从蜗牛邮件到纸质信件再到数字通讯、短信、即时通讯。而对于可视化社交来讲,它的发展是从静止的相片,到视频,最终发展为通过MR实现瞬移。
在MR中社交,意味着你可以瞬间跨过大半个地球见到远方的亲戚朋友,也可以与合作伙伴远程交流,因此社交成为MR的杀手级应用场景似乎并不难想象。
至于MR是否能代替传统屏幕,Kipman认为在办公场景中,利用MR眼镜取代电脑屏幕的好处是体验感更沉浸、更舒适。但问题是,会有人愿意花3500美元购买HoloLens 2,并取代几百美元就能搞定的电脑屏幕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此,微软将专注开发只有MR才能实现的应用,找到越来越多的这种应用,才能吸引越多人去接受从电脑界面向MR界面的过渡。
关于眼球追踪
HoloLens 2新加入了眼球追踪功能,支持实时眼球输入、注视点渲染、红膜扫描和情绪感知,可以说是一项杀手级功能。对此Kipman认为,眼球追踪可以让HoloLens 2的AI更好地了解用户和周边环境。对于在MR中瞬移来讲,注视点和情绪信息是实现沉浸感的关键。
眼球追踪也为HoloLens 2增加了安全性,搭载了先进的虹膜识别技术后,HoloLens 2可以保证数据、自定义、舒适度等信息的安全性。眼球追踪的另一个好处是,它通过追踪你的注视点,提升MR图像的显示效果,降低不真实感,进而缓解佩戴MR头显可能会产生的疲劳感。
HoloLens 2会根据用户的注视点,实时调整全息图像,时刻保证清晰的画质和高度沉浸感。
关于体感手柄
两代Hololens都并不配备手柄,这也是与Magic Leap One的很大一个区别。对于这一点,Kipman表示:我们都认为体感反馈是一项很不错的技术,早在11年前,微软就开始探索手柄输入和体感反馈等相关技术。
Kipman认为这项技术的原理相当于能量的转换,也就是将电脑程序输出为光子的变化,变成能量。也就是说,你在推动全息图像的时候,能够感觉到相同的反作用力,还能够感受到全息图的温度,这样才是具有沉浸感的体感反馈。为了实现自然的体感反馈,HoloLens 2中集成了大量Kinect特性,用于对环境、物体和人物的识别。
尽管体感反馈展现了很大的应用前景,现有的手柄追踪技术主要是利用对光线的追踪,也就是说手柄通常需要LED发光灯源,而这种灯非常容易破坏MR的沉浸感。
微软也在考虑为HoloLens 2配备手柄,目前一个不需要光线追踪的简单解决方案是红外线追踪,不过他们更希望能够研发出一种不占用手的体感反馈方式。
设计HoloLens 2的背后
Kipman表示:和团队大多数人一样,他每天都会使用几小时HoloLens,甚至HoloLens 2中部分环节就是用HoloLens设计出来的,因为在MR头显中查看产品的3D模型更加直观。当然,在不戴HoloLens的时候,他也会使用电脑、键盘和鼠标工作。
为了研发HoloLens 2,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也创造了许多奇迹。比如,碳纤维外壳的设计、发明全新的显示引擎、全新的透镜、位于头显后方的散热模组、全新的佩戴方式以及如何支持企业定制(放在安全帽上),等等。
这还只是硬件开发上遇到的困难,量产和盈利也是需要考虑的难题。如何让手势追踪的体验感更加自然,如何识别戴眼镜用户的眼球,如何将边缘计算转换到云端计算,这都是Kipman和团队日夜思考的问题,因为做错一个决定,都可能带来十几年的负面印象。
关于理想中的HoloLens
谈及对未来MR头显的畅想,Kipman表示:希望以后自己去坐飞机的时候,能看到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戴着HoloLens。当然,这可能要等HoloLens多次迭代后才会实现。
他最终的目标是让MR改变人类,让人类有能力去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获得转换时空的超能力。这将会是Kipman毕生的事业,没有什么比MR更让他感兴趣了。
来源:https://www.cnet.com/news/the-future-of-ar-according-to-microsoft/
(END)


推荐阅读

每天五分钟,轻松了解前沿科技。
——青亭网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