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2020年5月27日星期三
今天上《童年的发现》。这一课在沪教版中也有。我比较了两个版本后,觉得同样是删节,沪教版要比统编版删得好。比如,沪教版没有保留倒叙的方式,统编版则保留了。学生大都认为倒叙反而给阅读带来不便。沪教版用概述的方式讲“我”在生物课上被赶出教室。统编本则用描写的方式。但因为其中有些内容被删除,所以前后文意不贯通,学生提出了质疑。还有在说到人的每个进化阶段可以折合成一个月时,沪教版中写明是一百万年折合成一个月。统编本中则没有说明白。这是全文最关键的地方,没有“一百万”,学生就无法理解“我”的推测。也就无法理解“我”的得意。所以今天上课伊始,就有学生问,为什么“我”的笑点那么低,有什么好笑的?还因为笑而被老师赶出教室。因为教材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我”的发现到底是什么?
把嘉婷的笔记抄在下面:
 
《童年的发现》是这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书上介绍作者是苏联的费奥多罗夫,课后学生从参考书上找到作者的全名,是瓦西里·费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朱老师给同学们补充了一个知识小链接——俄国人名字的组成。俄国人的名字很长,由名字、父称和姓组成,带上父称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较简单,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朱老师梳理脉络后,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方法。略读课文,阅读教学服务于写作教学。
一、几个问题,梳理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后,朱老师提了几个问题:
①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②他发现的规律具体指什么?在文中划出。
③找出老师说的话:人是怎么来的?
④对于老师的解释,我的猜想是怎么样的?
通过交流和板书的呈现,小结:作者将时间同比例缩小,每次进化的时间折合成一个月,猜测由细胞进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二、关注写法,了解作者如何把内容写具体
梳理内容后,老师再追问:作者是怎么把简单的内容写具体的呢?把关注点转移到文章的写作方法上。
学生能很快抓到要点,一方面是人物细致的对话。重点来朗读老师和学生交流的对话部分,感受小时候的发现对作者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丰富的场景。在这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地概括出了课文的几个主要事件:①梦中情景——②请教老师——③独自思考——④受到批评。
三、对比阅读,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朱老师请学生读读沪教版的这篇课文,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发现,沪教版课文中具体写了每次进化的时间是一百年,整个进化过程差不多九百年,因此作者将每个一百年折合成一个月,推测出细胞进化成人是九个月。这样使作者的猜想更加合理,让读者更易于理解。
此外,老师再请学生读读开头。眼尖的学生发现,沪教版的课文是顺叙,而统编版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倒叙。
朱老师再请学生说说更喜欢哪一种?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顺叙,能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也有学生喜欢倒叙,觉得比较吸引读者兴趣。
老师小结,任何的写作方法,都要看是不是用得合适。
 
 附《手指》一课学生做的板书笔记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